方舟足球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35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对张指导为中国足球献策一贴的想法 [复制链接]

Rank: 4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积分
200
精华
0
帖子
489
UID
12987

热爱球队奖 服务队员奖 崇尚科学奖 辛勤劳动奖 遵章守纪奖 原创先锋奖 幽默大师奖 团结互助奖 诚实守信奖 灌水天才奖 新人进步奖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15:1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了张指导的建言,很有感触。关心足球这个项目这么多年,面对咱们国家足球这个现状,每个中国球迷应该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虽说张指导的大部分建议跟咱俱乐部没关,但有些还是可以借鉴的。作为咱俱乐部的一名新人,我自己清楚有些话应该没有资格说,但本着王哥希望每个人畅所欲言的精神,我就不自量力说几句。








       这一阵我经常浏览咱们网站,建设的板块很丰富全面,特别好。其中也看到了很多人对俱乐部的一些感觉和看法,还有期望。我也赞同很多人的意见,那就是既然选择诺亚这个比较有组织的团体来踢球,就要跟踢野球有些不一样的做法和精神。北京这么大,想找个踢野球的地方和人群太简单了,花钱还少,但要找个正经点的地方就不容易了。咱们俱乐部规模大、运营时间长、系统正规,这都是很难得的有点,马屁我也不用多拍了。在此我就想说一些对俱乐部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有关技战术。
        大部分队员对我都没什么了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83年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踢球了,当然是爱好。记得当年小时候,课余和放假只要有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球场上度过的。那时候也正赶上国内足球比较火热的年代,而且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时济南,跟大连、沈阳、青岛、北京、广州等等少数几个,都是全国足球土壤最好的城市。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小学和邻街一个小学,都曾经拿过全国三好杯冠军,我所在的高中在那时候都是全国前四的球队。我家在一所高校里,一开始我是跟一群小朋友们踢球,后来从五六年级开始就跟院子里的大人们踢,不是胡吹,现在回想起来,院子里的那些叔叔们足球水平绝对是很高的。济南本身也不大,常踢球的孩子们都差不多认识,当年一起踢过球的好多人都进了鲁能梯队,或者被一流高校录取了。比如我们那一届高中校队除了两个去北理工的,就被西安交大基本全锅端了。踢职业的也有,大家应该都听过,大我们几届的有刘越他们,同龄段的比如谢永亮、察可军、矫喆这些。众所周知鲁能队向来青岛胶东那边的人多,济南出身的就差不多这些了。鲁能梯队的水平大家应该都知道。小时候有无数机会可以参加专业训练,都被父母阻挡了,稍微长大点又受制于身体条件,也没再有机会。

        说这些不是为了装逼,而是我自己挺庆幸,从小踢球的环境都是比较不错的。记得当时大家都非常重视基本功,你动作做不像样,长传球都接不利索,人家基本上没人愿意跟你踢球。在场上的作风意识,也都是很正规的,重视传球、重视团队防守,很少有人拿了球就瞎鸡巴带,或者看到空位第一时间不传,场上也极少有人玩花。之前在诺亚参加了几次活动,手术后身体状况不好,但大家都认同我场上意识还可以,这应该就是小时候的熏陶,简单说就几乎是条件反射了。虽说一直没参加过专业队,但平时跟他们交流还是挺多的,尤其是自己也有兴趣,就总请教他们平时技战术训练的东西。电视上看球,我在同龄人里应该也算比较早的了。至今还记得央视转播的第一场德甲和意甲比赛,90年看了世界杯转播之后,94年中国终于开始全程直播世界杯了,当时熬夜一场不落看完,为此我妈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被齐鲁晚报给登了:

        跺脚瞪眼高声嚷,血压增高手冰凉,四年一度犯痴病,家家闹钟半夜响。

        那时候基本上不用说大赛,只要不是水平低的比赛,错过的很少。记得那时候,咱们国内的足球杂志还比较务实,《足球俱乐部》和《足球世界》上经常还会有战术讲解,现在都见不到了。从那时候,我看球基本上就很少追星或者什么,经常是结合着踢球的朋友们给我讲的,以及杂志上的介绍去印证技战术,发现还是很有学问的。看得多了,基本上你会发现,在对比赛双方比较了解的前提下,开赛15分钟就可以知道最后结果了,很管用。这才知道了,基本功和战术其实是远远比身体和花活重要得多的,能直接决定比赛结果。

        在论坛里我也看了咱们跟海淀狼等等踢比赛的总结,以及大家的反响。我没见过海淀狼踢球,参加过的两场比赛都是跟机械制造,也巧了。我特意翻了翻以往记录,咱们跟机械制造也应该是胜少负多吧?我一直觉得,咱们既然不是踢野球,那就得有点训练有素的样子,得让人觉得咱是个像样的俱乐部。队里面个人能力不错的人不在少数,其实欠缺的就是战术意识和素养,还有传接球基本功。我想这一点二队的青蛙应该很有感触。我就斗胆说说两个我觉得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吧:

      1. 传球
       这是我个人这些年经验里觉得,区分一个野球手和比较好的业余选手最关键的地方。大家在电视上看球的时候应该都能看到,一名球员在场上拿球,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传球,除非是前锋或者传统边锋有很好的突破机会的前提下,他会选择带球。一个素养合格的球员,绝对不会在队友跑位适当,并且他也看见了的时候,不去第一时间传球。传球传得好的球队,永远比对手体力消耗慢、进攻机会多。你在中后场带球带50米,这效果可能三脚传球就办到了。上周末参加二队跟机械制造的比赛,他们的核心20号都没来,我觉得对方全队都没有一个个人能力比小官和青蛙强的,而且还差得远,我们都踢成这样,原因就在于传球。

       虽然这么说,而且我相信我绝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意见的,我仍然觉得实现起来很困难,因为传接球是靠训练提高的,而不是比赛。想当年我在大学上足球课,我们的老师是校队教练,当时山大校队的水平在全国肯定算好的。报名上课的除了几个基础还可以的同学,大部分都挺菜。教练甚至让我们从原地定点脚弓短传开始练,一练就是两个月,后来是各种传球训练。每堂课基本上大部分时间是训练,留下一点时间打大场,老师就一个要求——谁拿球就知道带就知道过人,你们一起踢他腿,不犯规。一年下来,虽说好多人技术动作还不太正规,但大场的传接球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了。我看到咱们二队还是俱乐部内部联赛的冠军,在场上的传球成功率还是不高的,所以面对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就会很被动。

       传接球是一项基本功里的基本功,咱们队员经常传小了劲、传歪,就是典型的训练不够的表现,就是说队员根本就没有习惯传球这个动作。另外,可能有队员也知道,正规比赛用球是很硬的,气打得很足,远远不是我们踢的这些球能比。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气打足了的球,在长传和射门的时候准确度才高,当然必须得通过训练让脚去适应。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高中之前我也跟大家一样踢软球,后来跟专业的朋友们踢,他们总说球没气,我一踢他们的球,脚差点断了……后来习惯了以后,发现硬球确实是更好控制方向,也更适合草地。所以咱们目前必须是以短传为主,尽量减少长传,一是球不适合,二是队员接球水平达不到。

        2. 跑位
        跑位是意识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发现受过训练和没受过训练的球员和球队的主要区别。在参加过的几次活动中,我曾经被几位前辈们批评过跑位的问题,有些是因为身体肌肉原因,这没什么好解释的了,恢复了就好了,有些则是对比赛理解的一点差异。

        这个版块里我看了之前一篇阿健发的文章,足球战术意识探讨,说过位置的问题。我想说说通过自己接触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的解释。足球场上的位置只是一个大概的概念,不是固定的概念。好多业余爱好者,尤其是刚打大场比赛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让你站哪里就站哪里。比如让他打后腰,他就基本上站在中圈弧后头,让他踢边前卫,他就永远贴着边。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看过2010年世界杯德国队勒夫给全队做战术训练的视频,当时勒夫的理论其实是每个做过专业战术训练的人都明白的常识,我在高一的时候就有朋友给我详细解说过。大概意思就是,球队的整个队形是一个整体,是随着球在场上的位置一起移动的。比如说,中场菱形站位的442,对方从本方右侧进攻至中场,本方全部都向右移动,两名前锋处于对方左后卫和中卫的位置,左前卫处于中圈的位置,前腰和后腰处于中圈靠右的位置,整条后卫线变成右斜上,就是说右后卫顶上,两名中卫和左后卫依次更加靠近底线,站成一条斜线而不是平行直线。大家想一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本方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从而更有利于防守。进攻时也是同样,本方从左侧进攻,前腰向左移动,前锋一人向左接应一人纵深前插,右前卫左移至中圈前部,后腰插上至中圈,整条后卫线前移。这也是为了局部能有更多本队的接球点。上周末的比赛为什么进攻不好,就是球只要到了前场,我们局部的人永远比对方少,对方防守起来就会非常容易。

       上面说的是球队整体的跑位,具体到个人,跑位的要求就是一定不要固死在原地,或者“要求”的位置,一定要随着本队队员的接球点,跑到适合他短传的防守空当里去,每个人接球,前方和侧方都应该至少有两个队友跑到这样的位置,这样控球才能继续,进攻才能继续。而我们的选择往往是自己带、或者大脚长传,这样控球的成功率就降低很多了。一是我们不习惯短传、二是没有人往空当里跑。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某些研究机构做的某场比赛某位队员的跑动范围统计,你会发现前场队员是非常灵活的。上次比赛我被安排打右前卫,被批评说总是不往边路扯,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看到我们后场拿球,我试着扯了几次,发现对方立即就有人把我位置卡死,而且本方也没有及时传球,同时我把人扯到边上来,中间的空当没人。另外当时咱们大部分进攻全是在左路,我肯定是习惯性的以收缩阵型的要求移到中路了。大家可能会问,比如刚才说,进攻的时候后腰或边前卫前插,但是突然本方丢球了怎么办?在专业比赛里就是需要“补位”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补位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一种千变万化的战术。比如说后腰,在很多战术里就是专门用来做这件事的。有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边后卫上前助攻,但是镜头没照到的是,同侧中后卫去补位边后卫,后腰补位中后卫,异侧边前卫补位后腰,这样来保证万一丢球,可以最大限度不留空当给对方。其他还有很多种补位方式,咱们目前可能还不太适合练习这个。有一点却是可以很快提高的,就是反越位的问题。跟机械制造踢过的都会很头疼他们的造越位,我仔细观察了,他们造越位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防守队员拖后跟最有可能接球的我方前锋贴着,预判到传球就提前往前一跑,完事。其实这种反越位很简单,就是要求我方进攻队员跑位的时候不要眼睛老盯着自己的传球人,一定要看着对方后卫线一起动,而传球的也不能按照常理去传特别靠前的威胁球,而是稍微靠后一点,或者选择没被拖后贴住的另一个人传,就完了。

       防守时候的局部站位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没有经验的人在防守的时候总是喜欢呼呼呼冲上去猛抢,这种做法对于菜鸟对手可能比较管用,而对方如果是很会传球的队,抢一百次也抢不下来一次。大家看电视也许也发现了,尤其是中后卫,面对对方进攻的时候总是离开一小段距离侧着身体跟着对方一起退,实践证明这绝对是成功率最高的单兵防守方式,会防守的都是这么做的。而小范围三两个人抢球,就必须得靠位置配合。比如对方一个拖后人拿球,左右前方各有一人接应,如果你一个人去抢,那你绝对不能冲到他面前去,他把球向前一传,你失去位置不说,对方还推进了一大块,那是毫无意义的。你应该离他很远,做好阻断他传球线路的准备,让他传球产生犹豫,去争取时间。等你一名队友赶到,两人一人断一边球路,同时逼抢他,成功率就极高了,因为他要么只能选择自己带球突破你俩,要么只能传向更远的队友。在场上的防守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本队队形紧凑(像上面整体移动的要求所说),加上抢球的两三个人站位意识正确、比较默契的话,基本上对方很难传球超过三脚。如果总是冲向拿球的对方队员,其他人也远远放任对方接应队员,任由对方轻松传球的话,我们体力消耗特大,防守成功率还很低。咱们的后卫线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对方前锋站在自己身前好几米的地方,或者对方中路没有进攻队员,都在两侧,而我们的后卫站在中路。这样对方传起球来就非常容易了,我们等对方接到球了再去追,早晚了。这就是所说的不要固死在位置上。你已经是中后卫了,对方前锋已经是最前面一个人了,那就应该离他近一点,即使他位置回撤了也一样。对方前锋扯边了,中间又没有其他人,你作为中卫就应该靠边去防守他的位置,而不是仍然站在中间。人和球永远是第一位的,固定位置永远是第二位的。

        锻炼站位的最好办法就是4v3或4v2抢圈训练,而且是范围特大的那种,这个在专业训练里经常用。而且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互相之间一定多交流,有位置或要球权等等,就要喊出来。咱们队员的话还是少了点。

        二、有关场上精神作风
        这个我一直都想说,一是觉得自己只是个刚加入的新人,说这话有些太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二是看到咱们这个版块里面好几个帖子都提到了这一点。在这就算是再废话一下吧。

        之前看到咱们各个队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就是临场对队友发泄不满的问题。好多比赛经验不足的队员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在小学参加校队比赛的时候,当时平时踢球的时候我表现得很好,大家也都知道嘛,第一次上场比赛,紧张得快尿了,整个上半场哆哆嗦嗦踢得像个白痴一样,当时我队长是个水平高过其他小伙伴一大截的哥们,平时很有威信,对待比赛态度非常严肃。我当时一个低级失误,下意识看他,特害怕他骂我,结果他摆摆手说没事没事,继续继续,我当时一激动,马上不紧张了,下半场踢得就好多了。从那以后我每次比赛都注意他在场上的语言,他在场上无论队友出现什么失误,永远是鼓励,自己失误,立即大声给大家道歉,甚至比如说他给我传个身后球,传得特好,我没领会到,他都会大声跟我道歉。后来初中又有一位队长,也是同样的做法。平时在训练的时候特别严厉,基本不夸人,总是骂,但只要一到场上,带给队友们的永远是积极的精神。他俩一个叫于超,一个叫肖辉。后来都进了鲁能预备队,肖辉还一度入选国奥。

       我想说的是,只要到了比赛场上,咱们就永远是一个集体,集体的概念比什么都重要,有什么对队友不满,完全可以把比赛打完再说,都是老爷们,连这点都做不到挺不应该的。尤其是有些可能是水平高一点、资历老一点的队员,还曾经埋怨、奚落、甚至是嚷嚷自己队友,这种做法除了把自己发泄痛快了,什么作用都没有,暂且不说您的水平是不是真的就比人家高。

        还有一点就是冲突的问题。这个可能也有比赛经验的缘故。好多队友应该都知道,真正的比赛场上,大家都是很脏的,如果我把我参加过的比赛遭受的动作跟大家讲讲,估计能讲好长时间。几乎每个专业球员,都可以做到在裁判和周围人完全看不出的情况下用黑动作阻挡你,更别说那些直接把你脚腕膝盖铲断的了。那些黑动作写本书都够了,拽衣服这种那简直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了。一开始跟他们踢,自己也生气也情绪激动,但后来就理解了这是比赛的一部分,越有经验越训练有素的球员球队越会弄这个。咱们要做到的就是一定得有点肚量,他又不是真的蓄意伤人,这都忍不了那还是别比赛了。另外还有裁判判罚,除非是那种特别明显的偏向,你去跟裁判真生气,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必要。你可以经常战术性的跟裁判抱怨理论,那样确实能影响一部分尺度,但你去跟他发火,那绝没好效果。参加两次比赛,看到过几次咱们队员跟对方冲突、故意用很大动作的情况,我觉得这不是个想踢好球的人应该做的。本来就是个业余比赛嘛,有人学点黑招也没什么,犯不上踢人打架。


       好了我说完了,说的冒犯的地方还请大家前辈们多包涵多批评,我也是希望咱们诺亚能练成众多水平不错的好球队,至少近期内能做到超过机械制造的水平,一年内能与海淀狼这样的球队一战!到时候大家踢得好、多赢球,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快乐。谢谢了。

组委会成员

百炼成钢

Rank: 7Rank: 7Rank: 7

阅读权限
60
在线时间
6995 小时
积分
7603
精华
58
帖子
12547
UID
3
2
发表于 2013-8-23 16:04:46 |只看该作者
情真意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很受教育。

点评

李木  谢谢大佬回复!  发表于 2013-8-28 19:21
吃亏是福,人生舍得。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信念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无怨无悔才是人生: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阅读权限
60
在线时间
476 小时
积分
809
精华
0
帖子
2052
UID
1144

热爱球队奖 团结互助奖 诚实守信奖 遵章守纪奖 谦虚进步奖 积极参加活动奖 新人进步奖

3
发表于 2013-8-23 17:28:01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点评

李木  谢谢大佬回复!  发表于 2013-8-28 19:21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队员

以前是个朋克,将来还是个朋克

Rank: 4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387 小时
积分
836
精华
5
帖子
1995
UID
328

热爱球队奖 服务队员奖 诚实守信奖 遵章守纪奖 原创先锋奖 灌水天才奖 新人进步奖

4
发表于 2013-8-28 01:42:34 |只看该作者
传接球基本功,接应跑位的意识,这是野球队员必须着重注意提高的。大学有一次跟兄弟们去湖工踢友谊赛,上半场因为堵车原因我们就到了六个人跟一个女孩,让那个女孩儿凑了个数,就我们六个跟湖工校队半场踢了个4:3领先。这个例子特别的突出——那场球只要我们进攻时丢球就一定会被人进一个,6个人打11个,诚然主力凑巧都到了实力比较强,但传接球能力和跑位的结合才是控制比赛的基础。

顺便一提:专业队有些训练用球硬是因为练脚劲儿,实际比赛用球是很轻的,只是弹跳和旋转非常规矩。还有,大学足球班那事儿让本人汗颜呐。想当年我就是个不训练、足球课不出现的吊儿郎当的货,总归只是个普通学生不是体育系的,教练也拿我没辙。足球班考试我是穿着高帮军靴、军裤、吊着哈雷链去射的门,老师也是校队教练,我们是没赶上好教练,黄念南那货太惯着我们这帮校队的了。呵呵……

点评

李木  谢谢大佬回复!  发表于 2013-8-28 19:21
非人  最搞笑的是足球班报名。体育馆排了几百人的队,结果我带着几个兄弟直接去报了名,排队的几百人几乎同时开骂,签到的只说了句“他们是校队的”,整个世界安静了。要不是小时候太懒散而嚣张,恐怕踢得比现在要强许多了  发表于 2013-8-28 01:47
一个媳妇,两个前妻,为三种感情而四方奔走,差点被五马分尸. 六个情人,七个炮友,犯八种罪孽又九死一生,每天都十分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747 小时
积分
916
精华
3
帖子
1969
UID
1086

热爱球队奖 遵章守纪奖 积极参加活动奖 原创先锋奖 新人进步奖

5
发表于 2013-8-28 11:38:31 |只看该作者
人才!建议王哥可以让李木给各队都把把脉,看还有哪些问题?李木踢球没见过,不过说的还真有道理,挺客观的,有机会当面交流下。

点评

李木  谢谢大佬回复!  发表于 2013-8-28 19:21
足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积分
200
精华
0
帖子
489
UID
12987

热爱球队奖 服务队员奖 崇尚科学奖 辛勤劳动奖 遵章守纪奖 原创先锋奖 幽默大师奖 团结互助奖 诚实守信奖 灌水天才奖 新人进步奖

6
发表于 2013-8-28 20:15: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木 于 2013-8-28 20:21 编辑

@老船长@老许@非人@luwei

真没想到自己一篇粗浅文字能得到几位元老前辈们的回复,对本人实在是莫大荣耀,受宠若惊。

非人大哥,真是久仰了,早听说您是少数几位参加过专业训练的前辈,五队小颜我们一起踢过几次周四小场了,互相有了些了解。说句毫不抬举的话,我觉得诺亚有您这样的队员,绝对是一笔财富。

芦苇大哥,也是久仰了。您对我太过奖了,实在是感谢加惭愧。以后肯定有机会一起踢球。

顺便在回复里再多谈几句吧。我把自己再介绍详细一点:我从2011年10月份,做了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和内侧半月板修复手术。有些队员比如非人大哥等等应该很熟悉这种手术了,这是足球运动员经常发生的重伤之一。手术不太难,就是恢复是个巨大的问题。半年多的卧床加上又半年的轻度运动,基本让我的右腿肌肉萎缩了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腘绳肌(大腿后侧中部细长条肌肉)几乎完全没了,用手摸起来感觉就是大腿后侧中间凹进去一大块……而且膝关节的承重和扭转也远远不如受伤前。

说实话,我来参加诺亚俱乐部,最大的目的就是想恢复。来之前跟王哥通话,得知咱们俱乐部各个球队年龄层还比较适合,就决定来了。上场之后,发现身体状况果然比我想象的更差。冲刺能力基本没了,身体协调、变向等等跟肌肉机能有关的都大幅下降,更别说一年多没碰球,各种基本功也生疏了很多。这一点很多曾经中断过踢球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

但是对于这些,我基本没怎么担心过,因为只要一直踢,加上我每天都在做肌肉恢复,相信肯定会重新捡起来的。我想说的是,唯一没有退步的一点,就是从小养成的意识。我踢球的经历上面都说的挺详细了,加上我平时对什么球星球队都不感兴趣,就喜欢研究战术,我曾经跟朋友说过,足球研究透彻了,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图论,加上一点物理。我之前说的那些,只是战术中最最简单的基本常识,其实还有很多更深的学问。

比如说有关门将,请非人大哥指点我说得对不对,一名门将的丢球多少,除了他自身的基本素质以外,最决定性的其实是与整条后防线的配合。最牛逼的门将不是一天到晚飞身扑救各种世界级救险力擒单刀,而是总能非常轻松的把对方的射门化解。例如切赫,我们看到他很少飞身扑救之类,而总是能看似不费力的阻挡住射门。原因在哪呢?就是在于站位。而守门员的站位,是要与后卫紧密配合的。比如说,赛前通过看录像,知道对方有中路球员总是拿球远射来终结进攻,那么正确的布置就是后腰或中卫在对方球员中路拿球时,更加贴近防守,同时守门员站位更加靠后;而如果对方有传球能力出色的中场球员和速度型前锋球员,就应该把防线相对后撤,同时门将站位靠前,换句话说就是挤压对方前锋的前插空间。而在阻挡射门时,无论何种情况,都应该是后卫和门将配合的。对方得球准备射门,本方贴身防守球员应该是尽力防守近角或远角的其中一个,而守门员封堵另一个。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注意观察,从来没有哪个能力正常的后卫会正正的封堵射门角度,因为这样对方无论朝左还是朝右射门都会有非常大的机会,而比如你只封堵左侧,守门员站在偏右,这样防守成功率会大大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高水平比赛里,看到如果射门从身前后卫档里穿过,守门员总是离得很远反应不过来,因为这本是后卫应该封堵住的角度,门将都会站在另外一侧。并且,如果本方采取造越位战术,门将是要距离球门更远,并随时准备出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电视,很多反越位传球跑位都会被门将冲出破坏掉。这些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大家可以看到,有关门将的站位就有这么多讲究,而且这还远不是全部。芦苇大哥说想让我参谋一下各个球队,虽然我知道自己有点不自量力,但我确实挺想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最明显的比如说上周日我参加七队比赛。当时我们排出的阵容是四后卫、两后腰、一前腰,两边锋加一前锋。没有不好的阵型,只有不好的站位。当时我们在进攻的时候,永远只有两名边锋、一名前腰、一名前锋在前场,一名组织型后腰在中场,后卫线站位非常靠后,一名防守后腰与后卫线站位也非常近,这时候的现象就是,四个人在前,一人在中(有时候还因为盯人补位不在位置上),剩下五个人基本都在中线以后。而对方是除了两名前锋,全部压缩阵型在后场防守。同样在防守的时候,对方只有两名中卫在中线靠后一点点的位置,其他所有人都在前场压缩阵型参与进攻(这是正确的进攻站位)。于是我们永远在进攻时和防守时都比对方人少,而且防守时队员都距离对方队员很远,放纵对方接球。边路的站位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在进攻的时候,两个边锋都在边线很近的位置,无论球在哪边都是如此,边后卫跟中后卫基本平行,甚至有时候更靠近底线。这就导致进攻时中路永远就只有两个人,面对对方两到三倍的防守人员,而防守时对方的边路球员非常容易得球,因为没人在附近。这就是我们一直被动的全部原因。

七队别的我不敢说,只要进攻时后面五个队员能够稍微往前站一点,尤其是边后卫再提前一点,另外能够养成进攻或防守时压缩阵型、整体移动阵型的习惯(也就是比如从左侧进攻,左边锋拿球时,右边锋根本没必要站在右边线,因为球不可能很容易的转移那么远,还不如左移到中路附近,大家距离近些多一些接球点),并且养成“首选是短传”的习惯,这个队的成绩绝对会立即提升一大块。有人质疑说个人能力差,传接球差,以我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即便你再差,这么做也绝对会比现在踢得好得多。不相信我可以打赌。意识和站位的错误失误,永远比传接球基本功的失误要严重得多得多得多。传接球基本功多踢踢就能练好,而意识和站位没有人教,永远练不好。足球这个运动好就好在这,整体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个人能力不怎么样的机械制造总能踢赢我们队的原因。另外我还非常真诚的建议,我们每个队都不应该只比赛,应该增加哪怕每次半小时的训练,这肯定比光比赛要有用得多。

之前参加二队踢过两场比赛,基本上也是压缩阵型和转移球选择的问题,但情况比七队好一些。其他队我没有看过,但从历史比赛总结里,即便是三队也不能说百分百战胜机械制造,甚至还有大比分输给海淀狼这样的情况来看,相信肯定在战术上还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的。我为什么敢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凭二队和三队队员的个人能力,我觉得只有可能输给20岁小伙子组成的专业队,其他业余队都不可能输多赢少。

咱们踢球的都有好胜心,反正我是觉得,输了球,再怎么样也不好受,我不是不自量力真的给球队把把脉,我一个新人,况且现在踢得不好,真不是狂妄或者高调什么的,就是不想输球,就这么简单,希望能在某些方面贡献一点自己的能力而已。

再次感谢诸位前辈对我的关注和肯定,我会一直为俱乐部努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京ICP备09022219号-1

GMT+8, 2025-5-5 20:40 , Processed in 0.011798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